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后人是怎样尊称他的?
【方式二歌谣学史】
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_______。夏桀本是亡国君,_____灭夏建商朝。_____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从歌谣中分别找出1位“得天下”、“失天下”的国王。
【方式三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面的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4)下图展示的哪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谁主持修筑这一工程?
【领会与创新】
(5)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材料一:下表格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它有何历史价值?
(2)材料二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战国时期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哪位思想家?
(4)青少年应该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做贡献,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待传统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战国时的一次变法:“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材料二中的“商君”在谁的支持下实行变法?这次变法对该国产生什么影响?
(3)通过对上述事件的了解,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辨析题
1.东周时期,一些重要的诸侯国比如齐国、晋国、楚国等仍然存在,说明西周时期传承下来的宗法制分封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所创立的道家学派影响深远,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学派的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初三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