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

 

(1)商鞅,法家 (2)秦孝公;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3)立信;要言而有信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商鞅的思想主张的相关知识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说的,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根据所学可知,法家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所以这句话反映了法家学派的思想。 (2)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3)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三反映了“立木为信”的典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立信,让人们知道商鞅是讲信用的,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确保了新法的顺利实施。这一典故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要诚信待人。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商鞅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4)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5)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

 

查看答案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君。

(5)人与人的不和谐: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查看答案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查看答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A实施结果

B.实施过程

C.实施目的

D.实施背景

 

查看答案

下面对秦朝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秦朝统一时间是公元前221年②秦朝的都城设在咸阳。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③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相互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④秦朝统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