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
A.西安事变削弱了日本的侵华力量
B.蒋介石政府开始联共抗日
C.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政策
D.中国内战不断,四分五裂
秋收起义后期,工农革命军放弃攻打城市,向农村进军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文化水平低,容易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B.农村多山,易守难攻,可以作为根据地来开辟
C.农村中国民党反动派的力量相对薄弱
D.农村物产丰富,能够养活大批军队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放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上海小楼,南湖游舟,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A.美国应该支持抗战
B.美国队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美国对中国的开战持观望态度
D.中国的抗战支援了其他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