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元二年(前139年)到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首次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元二年前139年到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期间历经千辛万苦,前后长达十三年。在经过河西走廊时,他们被匈奴发现并俘获。张骞被囚禁十余年后,终于寻机逃出来,依然不忘身上的使命,继续西行寻找大月氏。经过大宛今费尔干纳、康居今撒马尔罕到了阿姆河上游,终于找到了大月氏。然而此时大月氏早通过战争使大夏臣服,在这一带安居乐业,再也不想找匈奴报仇了。回程中张骞又被匈奴人抓住,所幸他再次逃脱,回到了长安。

材料二

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的使命是与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结成联盟,“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以断匈奴右臂”。这一次,他顺利地到达了乌孙的赤城谷,乌孙却发生内乱,又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但他却利用这次机会,与西域和中亚各国建立起了官方互通使节的关系。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介绍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其中与我们学的史实有异议之处,请你指出来。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3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的什么路线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4通过材料的介绍,我们可以学习张骞的哪些优秀品质?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张骞。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材料中是公元前139年,教材中是公元前138年。 (2)汉武帝 (3)丝绸之路 (4)有坚强的毅力,不怕困难,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张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两则材料介绍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其中与我们学的史实有异议之处:第一次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与我们讲的不同,我们教材中是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而材料中是公元前139年。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约公元前138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和作用的不同:第一次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第二次目的是为了联合乌孙王国,给匈奴以更沉重的打击。第一次的作用是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及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第二次的作用是加强了内地和西域的联系。从此西去东来的人员增多。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通过材料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张骞身上具有坚强的毅力,不怕困难,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值得我们学习。用一句话来评价张骞: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的探险家。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识读图,请回答:

 

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图中人物的最主要贡献是什么?

3这一贡献有什么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三国”指哪三国?

2材料中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

3材料中“周郎”指的是谁?

4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①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

②实行麦稻兼作

③双季稻的栽培

④织锦业迅速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人说,江南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妙龄女郎,从古至今令千万文人为之低吟浅唱。东汉末年,许许多多的北方人远离家乡来到江南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南方经济发达

C.北方战乱频繁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查看答案

589年,隋朝灭掉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重新统一全国。请问被灭的南朝最后一个政权是

A.北齐

B.北周

C.梁朝

D.陈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