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宋教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两项内容。
(2)在战国时代的秦国,有一位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4)以上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同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请提一点中肯的改革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有学者指出,达尔文把传统生物学的某些理论翻了个个儿,这是因为达尔文提出了:
A.进化论
B.神创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相对论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点燃这场大战的“火星”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A.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沦为半殖民地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甲同学说:此举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加快了国家近代化步伐;乙同学说:此举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D.法国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