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种办学理念体现的是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名著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这部“奇书”是
A.《马可·波罗行记》
B.《天文夜谭》
C.《战争与和平》
D.《荷马史诗》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欧洲封建国家
D.亚洲封建国家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来自波斯的商人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该制度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期间,当事国的代表却被拒之于会议之外……。协定签订后,英法代表只向当事国代表宣布了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文件:……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1)材料一中的“当事国”指哪个国家?“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英法代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造成了什么恶劣影响?
(2)材料二中“文件”指的是什么文件?这一文件的签署有何历史意义?
(3)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英法美等国在对待法西斯势力的态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