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第一次发生该事件的时间?该事件产生历史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有哪几个少数民族迁往内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4)材料四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北魏领导人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其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分封制;兼并战争. (2)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匈奴、鲜卑、羯、氐、羌;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4)孝文帝;巩固北魏在北方地区的统治. (5)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改革,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和春秋战国的纷争的知识,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将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通过材料中“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我们可总结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兼并战争。 (2)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知识,通过“张骞、西域”,我们可判断出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在历史上张骞共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本题考查的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迁往内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促进了我国的民族交流与融合,并且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4)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知识,通过“迁都洛阳”,我们可判断出此次改革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北魏最初定都平城,平城位置靠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当时北魏的文明水平落后于中原文明,因此,我们可总结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北魏在北方地区的统治 (5)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迁都洛阳;实行均田制,推行一系列汉化改革,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灿烂的人文景观,如“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书圣”的一段段佳话与传奇。被称为“书圣”的人是

A屈原

B.司马迁

C.王羲之

D.顾恺之

 

查看答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曹魏、北魏

B.西晋、北魏

C.前秦、北魏

D.前秦、东晋

 

查看答案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查看答案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A黄河流域的开发

B.西部地区的开发

C.三国鼎立的确立

D.江南地区的开发

 

查看答案

2015年秋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荣誉称号”的申报中老师说如果有谁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成绩突出的可以申报“祖冲之之星”。请问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

A测定一年有24个节气

B.求出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C.求得勾股定理

D.写了《离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