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儒生,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揭发。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为什么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

4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

 

(1)主张:为政以德(或德政、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反对暴政)。 (2)主要原因:暴政。表现:严刑峻法;赋税沉重;思想专制(坑儒) (3)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攻,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有利于伏尔泰宣扬自已的思想主张。 (4)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任答一点即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为政以德(或德政、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反对暴政)。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具体表现是:严刑峻法;赋税沉重;思想专制(坑儒);秦朝官吏的执法过于粗暴。秦国是个耕战国家,奖励军功。秦朝的徭役过于严重,并伴有族群间的歧视。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的原因是: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攻,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有利于伏尔泰宣扬自已的思想主张。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贵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材料四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的变法内容中体现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发展的“利民”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进行姓氏改革的理由。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实行这些改革的主要历史作用?

3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尤其是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社会,统治者更是十分重视土地问题的解决。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公元前127,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实行的重要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中把乡、邑、聚合并,推行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3材料三中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汉皇帝是指西汉历史上的哪位皇帝?此皇帝通过颁布什么法令,实现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5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所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在这场“奔向奴役和毁灭”的战争中,中国

A.处于清政府统治时期

B.加入了协约国一方作战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面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启蒙运动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是世界近代史上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请指出这两大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都拥护封建统治

B.都反映了无产阶级的要求

C.都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都成为了当时革命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1885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一文,日本从此开始“脱亚亚洲入欧欧洲”的进程。以下措施中,与这一政策相符的是

A.实行“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对外侵略扩张

D.提倡“文明开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