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任务一...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任务一   梳理知识

⑴完成表格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质

 ① 

 ② 

日本

加入   ③  (军事集团)

加入  ④  (军事集团)

转折性战役

 ⑤ 

斯大林格勒战役

 

⑵1941年12月7日成为美国的“国耻日”。请问这天发生了什么事件?

⑶“二战”的特殊时期使富兰克林·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而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 任总统时,也是临危受命,但他却能化险为夷。请问:“危”指什么?又如何“化险为夷”的?

任务二   质疑探究

⑷一战后西方世界秩序得以调整,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新格局并未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为什么?

任务三   思考总结

⑸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你有何感悟?

 

⑴①帝国主义战争 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③协约国 ④轴心国 ⑤凡尔登战役 ⑵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袭珍珠港) ⑶“危”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实行罗斯福新政 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示例一:战胜国标榜该体系为“和平”体系,实际上他隐藏着难以克服的新老矛盾,又缺乏制止战争的体制和手段,仅仅维持了20年和平,人类又被卷入新的世界大战。 示例二:这一体系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对德国的严惩反而激化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隐患。 评分说明:学生的答案意思对即可。 ⑸①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③图表法、比较法是学习历史重要方法 ④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⑤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 评分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各国是为争夺殖民地而战,战争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性质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德国、意大利属于轴心国集团。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因此,①帝国主义战争 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③协约国 ④轴心国 ⑤凡尔登战役。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二战”的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因此,1941年12月7日成为美国的“国耻日”。 (3)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上台。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缓慢渡过经济危机。 (4)本题考查一战以后的世界格局。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而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统治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长期维持下去。《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严惩反而激化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隐患。 (5)本题考查学生的总结能力。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告诉我们,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缓慢渡过经济危机,启示我们,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发展,各国的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从本国实际出发。 点睛:两次世界大战引起了大国力量的变化,因此都和世界格局的变迁联系在一起。一战和二战的战争性质不同,但给我们的启示相同,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巴黎和会。操纵和会的英法等大国无视中国提出的收回山东权益等合理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继承。这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运动。

材料二: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期间,当事国的代表却被拒这于会议之外……。协定签字后,英法代表只向当事国代表宣布了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

(1)材料一中缔结的“和约”指什么?引发的“运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 “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英法代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说说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选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  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选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结合材料写出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途径、方法”和罗斯福的“试验”各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僵化的“苏联模式”具体指什么?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4)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了30年的历程,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这些政治改革的看法。

 

查看答案

小李同学认为,正是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才迫使日本法西斯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研制出了先进的核武器。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华盛顿会议上列强勾心斗角,在处理中国问题上由于没有取消列强的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等,实质上加强了日本在中国的实力。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第二战场”,你会重温的历史事件是(  )

A. 日本偷袭珍珠港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柏林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