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世界主要栽培植物有600多种。下边农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是( )
A. 粟 B. 玉米 C. 甘薯 D. 小麦
某同学做了一学习卡片(见下图),空白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
时间:距今7000多年
内容:种植水稻
地位:中国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A. 大汶口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它距今70万年前—20万年前周口店,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种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远离战争,拥抱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任务一 梳理知识
⑴完成表格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性质 | ① | ② |
日本 | 加入 ③ (军事集团) | 加入 ④ (军事集团) |
转折性战役 | ⑤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⑵1941年12月7日成为美国的“国耻日”。请问这天发生了什么事件?
⑶“二战”的特殊时期使富兰克林·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而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 任总统时,也是临危受命,但他却能化险为夷。请问:“危”指什么?又如何“化险为夷”的?
任务二 质疑探究
⑷一战后西方世界秩序得以调整,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新格局并未能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为什么?
任务三 思考总结
⑸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你有何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巴黎和会。操纵和会的英法等大国无视中国提出的收回山东权益等合理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继承。这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运动。
材料二: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期间,当事国的代表却被拒这于会议之外……。协定签字后,英法代表只向当事国代表宣布了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
(1)材料一中缔结的“和约”指什么?引发的“运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 “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英法代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选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二 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选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结合材料写出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途径、方法”和罗斯福的“试验”各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僵化的“苏联模式”具体指什么?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4)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了30年的历程,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这些政治改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