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编者按:为了巩...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3)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1)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3)马歇尔计划。欧盟的成立。 (4)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材料一中的“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可以看出是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也是新的表现。 (2)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摆脱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实施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从材料二的“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3)本题考查西欧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美国于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爆发;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因此,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马歇尔计划。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共体”组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洲国家实现了区域一体化。 (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在列宁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罗斯福新政的实行,使美国缓慢渡过了经济危机。这两次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改革都取得了成功。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地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国家的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 诺曼底登陆 

图二 雅尔塔会议  

图三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图四 日本签署投降书

(1)图一中的军队是哪国军队?该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军事行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图二拍摄于何时?照片中坐在前排的三位人物分别是谁?

(3)指出图三和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毕加索创作于1937年的以德国轰炸西班牙小镇为背景的油画《格尔尼卡》,勾画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等。作者作此画意在(     )

A. 表现作者绘画技艺新颖高超    B. 反映西班牙民族矛盾很尖锐

C. 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状    D. 表达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

 

查看答案

刘丽梅在学习世界现代史时,做了以下读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法西斯逆流在欧洲、亚洲泛滥

C. 二战后,东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走上了联合道路

D. 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查看答案

下侧为美国1997年和2006年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示意图。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经济区域化的加强

B.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C. 联合国积极作用的发挥

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查看答案

下图所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 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C.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D. 欧洲走向一体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