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请回答:

(1)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被迫打破隔绝状态的被迫开放行为具体是什么?

(2)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

(3)在旧制度解体的过程中,中国还遭受了哪些屈辱?

(4)学习这段历史你有什么体会?

 

(1)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封建制度(封建专制制度或君主专制制度) (3)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帝国主义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不少于3点) (4)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被欺负;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史实,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从材料中“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联系所学知识,隔绝状态是指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暴力”是指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中国被迫开放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具体是指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材料中“旧制度解体”是指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旧制度是指封建制度。 (3)本题考查的是列强侵华的史实,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旧制度解体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中国除了鸦片战争还遭受了一系列的战争屈辱,联系所学知识,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帝国主义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4)本题属于运用层面的试题,根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被欺负;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点睛:本题是综合性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关键在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只有掌握了近代的屈辱历史,掌握了近代的四次列强侵华战争,才能做出正确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主题为“中国梦”的历史图片展,他们从网上找到以下四幅人物图片,你如果给这些图片拟定一个小的主题,最合适的应该是(    )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

A. 屈辱一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B. 抗争一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C. 复兴一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D. 探索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查看答案

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

A.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B. 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查看答案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

A.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

A. 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 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C. 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 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查看答案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