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论有误的是( ) A.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 B...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论有误的是(     )

A.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

B.是给国家、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C.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丰富文化生活

D.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很明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丰富文化生活”认识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拟举办一个主题歌为文革往事的讲座,准备请本校经历那段时期的教师做主讲人,请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他应该是(  )

A. 赵老师,1954    B. 钱老师,1976

C. 孙老师,1982    D. 李老师,1978

 

查看答案

“5•12”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西北通往西南的重要铁路线--宝成铁路。宝成铁路建成于(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C.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楷模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6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4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解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2)导致材料二中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深刻教训?

 

查看答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请你分析我国当时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