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史记周本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争霸战争对于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2)材料中张骞“凿空”指什么?张骞“凿空”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

材料三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示意图(下图):

3依据地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的两种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阶段的人口迁徙对我国北方和南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4)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

 

(1)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张骞出使(通)西域,西域都护。 (3)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族南迁 。 积极影响:促进北方民族交融;;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4)北魏孝文帝。 作用: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或答: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时期的认识。分析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出现了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统一,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因此,春秋争霸战争对于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张骞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汉张骞通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西域和西汉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正式管辖,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是: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和中原汉族大量南迁。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中原汉族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劳动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4)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从材料四的“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可以看出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从材料四的“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点睛:本题以民族交融为主题进行了材料的整合,其主旨是突出民族交融。春秋争霸、张骞出使西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促进了民族交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和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革新】

材料一

(1)读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三人物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他的贡献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2)材料二指什么事件?“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什么措施?

3)用材料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教民耕战”的历史作用。

【思想创新】

材料三

4)材料三中两个同学分别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哪两家学派的治国主张?这一时期各家学派激烈交锋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材料四

 

(豪强地主)“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秦汉以后的分裂割据时期,曾有两次短暂的统一,试写出这两个政权名称。

(2)材料二中的 “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指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材料归纳该制度的作用。

(3)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始创于哪个朝代?依据材料三,指出其组织机构的职能。

(4)材料四图表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为抑制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还有什么举措?

(5)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查看答案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如果小明想去道教名胜旅游,可以推荐的景点是(  )

A. 秦陵兵马俑          B. 洛阳白马寺    C. 四川青城山    D. 龙门石窟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

A. 《兰亭集序》    B. 《洛神赋图》    C. 云冈石窟    D. 魏碑

 

查看答案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以下属于经济生活交融的现象是(  )

A. 鲜卑改汉姓    B. 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    C. 汉人胡服,胡人汉服

D. 十六国时期,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