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0分)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

(10分)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  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

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寿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请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的主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4分)

(2)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4分)

 

(1)洋务派。 (2 分)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 (2 分) (2)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 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1 分) (3)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福”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反映出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师夷长技。 (2)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包括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李鸿章贡献的认识。李鸿章等掀起的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学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个单元后,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四部影片,其中不符合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是:(  )

A. 《重庆谈判》    B. 《大决战》

C. 《渡江侦察记》    D. 《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C.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D.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查看答案

在一幅军事地图前,一些解放军将领正在研究作战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到徐州、碾庄、双堆集等地。这预示着哪场战役即将开始  

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查看答案

如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B.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