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关系分 分合合。请...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关系分

分合合。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合作】

材料一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节选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最后关头”演说

【历史上的对峙】

材料三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四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国民革命中,率领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荣誉称号的人是谁

(2)材料二所说“在此安危绝续之交”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举国一致”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3)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举行武装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事件?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带来的战果?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1)建立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分,答出1点即可)叶挺。(1分)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分)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1分) (3)南昌起义。(1分)渡江战役。(1分) (4)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要促进两党再一次合作。(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共合作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会议上通过的国民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合作后的国共两党创办了黄埔军校、领导了北伐战争,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两党积极合作,叶挺率领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荣誉称号。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历史的准确识记。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识记图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从此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7月底,平津沦陷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们并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所吓倒,他们在中共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展开了斗争,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举行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月一日定为建军节;材料四中“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诗词里的“钟山”指的就是南京,“大江”指的就是长江天险,1949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长江防线顷刻崩溃,23日,南京解放。 (4)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本题通过对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可以知道,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建立了黄埔军校,开始了北伐等;破裂后开始了十年内战,对双方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第二次合作后共同打败了日军的侵略,但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又打了三年内战,导致民不聊生,经济混乱,这些足以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胜利进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血染卢沟桥;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百万雄师过大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的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等。

——北师大版八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变法”中主导力量,属于哪一政治派别?写出这一派别的一个代表人物?

(2)孙中山后来把材料二中的纲领进行阐发,成为领导哪一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叫什么名字?孙中山代表的这一政治派别叫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由此陈独秀等人在当时发起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查看答案

(10分)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  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

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寿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请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的主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4分)

(2)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4分)

 

查看答案

在学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个单元后,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四部影片,其中不符合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是:(  )

A. 《重庆谈判》    B. 《大决战》

C. 《渡江侦察记》    D. 《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C.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D.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查看答案

在一幅军事地图前,一些解放军将领正在研究作战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到徐州、碾庄、双堆集等地。这预示着哪场战役即将开始  

A.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