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 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同赫尔利的谈话》)。在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四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这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依据材料指出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四次战役。对中日战争进程,有怎么样的作用?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4)请问使华北解放区和东北解放区联系起来的战役是哪个?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1)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 (2)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3)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平津战役;南京解放(或渡江战役) 【解析】本题考查的国民党的政策和有关战役。(1)此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准确认识,依据材料中“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可知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夜,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2)此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记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跟共产党合谋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此问主要考查国民党发动的战役的相关史实,学生分析问题“依据材料指出”说明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再看问题“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1937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头两年指1939年之前。可知根据材料中“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四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可推断出应该是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根据材料“这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知四次会战的作用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4)此问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战役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可知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发生在东北解放区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使华北解放区和东北解放区联系起来。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第三野战军部队胜利进占南京,冲进蒋介石的总统府,降下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宣告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关系分

分合合。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合作】

材料一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节选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最后关头”演说

【历史上的对峙】

材料三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四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国民革命中,率领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荣誉称号的人是谁

(2)材料二所说“在此安危绝续之交”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举国一致”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3)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举行武装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事件?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带来的战果?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的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等。

——北师大版八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变法”中主导力量,属于哪一政治派别?写出这一派别的一个代表人物?

(2)孙中山后来把材料二中的纲领进行阐发,成为领导哪一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叫什么名字?孙中山代表的这一政治派别叫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由此陈独秀等人在当时发起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查看答案

(10分)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

材料二  李鸿章大事年表摘录

1863年,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人才。

1865年,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1871年,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寿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1879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请政府内部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个派别的主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4分)

(2)写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所创办的军事、民用工业各一个。(2分)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写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4分)

 

查看答案

在学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个单元后,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四部影片,其中不符合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是:(  )

A. 《重庆谈判》    B. 《大决战》

C. 《渡江侦察记》    D. 《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C.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D.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