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改正: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改正:

(3)新中国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

改正:

(4)1986年,党和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改正:

 

(1)【×】;“《中华民国约法》”改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共同纲领》”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中国土地法大纲》”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 (4)【√】。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史实,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的公布而被取代。 (2)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史实,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宪法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史实,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0年,我国开始实行土地改革,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摧毁,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4)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法的史实,198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杰出人物引领社会的进步。

(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的安徽籍科学家是________

(2)为兰考县治理风沙等三害,被誉为“人民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________

(3)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________。“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人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先进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写出20世纪以来中国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1)________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________是指导我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理论。

(3)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光辉旗帜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写出制度创新的名称。

(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邓小平________的构想,在港澳回归问题上得以成功实践。

 

查看答案

“跳槽”一词因其新鲜、生动、俏皮,很快挤占了“换工作”“换单位”之类用语的位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更将其收编门下。其主要原因是(  )

A. 就业制度的变迁    B. 养老保险试点

C. 医疗制度的改革    D. 信息技术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50年代至70年代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①时期的科技发展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

B. ②时期取得的成就是“一五”计划的成果

C. ④时期取得的成果是“两弹一星”

D. 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得益于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