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 宗教纷争 B...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 宗教纷争    B. 美苏争霸    C.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D. 地区冲突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宗教纷争和地区冲突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美苏争霸发生在20世纪50——90年代;1937年,德意日法西斯结成轴心国集团,他们对外侵略扩张,是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大力整顿银行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劳资关系    D. 缩减农业产量

 

查看答案

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    B. 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 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查看答案

从17世纪开始,欧美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其中彻底地摧毁了本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南北战争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法国大革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二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有响声的箭)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和材料二评价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材料一是怎样评价和亲的历史作用的?

材料二的前两句反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后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

从材料二看,翦伯赞对和亲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查看答案

1、图中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的什么国家?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今天世界和平理事会给了他什么荣誉称号?

3、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中华民族兴起了什么节日?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