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
A. 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B. 委任统治政策 C. 绥靖政策 D. “冷战”政策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
A. 宗教纷争 B. 美苏争霸 C. 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D. 地区冲突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大力整顿银行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劳资关系 D. 缩减农业产量
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 B. 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 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 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从17世纪开始,欧美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其中彻底地摧毁了本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南北战争 C. 俄国农奴制改革 D. 法国大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二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有响声的箭)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和材料二评价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
材料一是怎样评价和亲的历史作用的?
材料二的前两句反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后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
从材料二看,翦伯赞对和亲持什么态度?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