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B. 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 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    D. 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说明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

A.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B. 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

C.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D. 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查看答案

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冲击了夷夏观念,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C. 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

D. 中国的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

 

查看答案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巨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是指(  )

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查看答案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 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 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 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查看答案

费正清指出:中国进入19世纪之后社会诸方面发生巨大的质的变革,这种质变通常被看作是近代化,它不仅是受到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而且是中国内部社会演变的结果。中国人口和领土的增长所造成的它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力量不在外来压力之下,它们决定了中国向现代转变。此处,它们是指(  )

A. 欧洲文明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B. 中国内部社会演变

C. 中国人口和领土的增长    D. 欧洲文明的影响和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