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诗歌中的历史,阅读下列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诗歌一:母亲,我叫钓鱼岛/一百年前的马...

诗歌中的历史,阅读下列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诗歌一:母亲,我叫钓鱼岛/一百年前的马关大炮/ 撕裂我伤痕累累的骄傲/ 我在你的眼眸里云烟消散/那些年/你可知道/我飘摇的心多么需要依靠。

——《母亲,我叫钓鱼岛》 

(1)诗歌一中的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它及台湾是在哪一年的什么条约中被日本割占的?又是何时回到祖国的怀抱?

诗歌二:……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2)卢沟桥是在哪一年被谁“绑架”了?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那一年被“绑架”指什么事件? 

诗歌三“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太同坊。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日本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 

(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4)回顾历史中日之间曾进行过哪两次大规模战争,其结果如何?回望中日战争,“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1)1895年。《马关条约》。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 (2)1937年,日本。日本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残忍杀害中国无辜军民30万人以上。卢沟桥事件。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得到国际援助;中国人民英勇抵抗;爱国将士奋勇作战;正义的战争等等。(回答一点即可) (4)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两国应该面向未来,共创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中日友好交往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有助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不忘战争带来的耻辱与灾难,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了中国的台湾。一直到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根据“卢沟桥”联系所学,可以推断出指的是1937年日本发布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根据点点“南京”,联系所学可知,指的是日本在南京发动的南京大屠杀,杀害了中国人民30多万人,是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 (3)根据时间1945年和“收复失地”可知,考查的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①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多次会战,消灭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装抗击和牵制着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苏联红军、美英盟军在欧洲、太平洋地区各个战场痛击德、意、日法西斯,加速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4)日本在中国历史上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一次是198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第二次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战胜利,洗刷百年耻辱。“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的理解为中日两国应该面向未来,共创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有助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和谐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关于中日关系是历史考试中的重点知识,要注意总结近代史上中日的对抗关系,牢记屈辱的历史,在当今中日关系的走向中还应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继往开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

(1)图中反映了一战前的英德关系。围绕英德,在欧洲分别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持“20年休战”局面的欧洲格局是什么体系?20年后,应验了福熙预言的是哪次战争的爆发?

(3)材料三中“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指的是什么组织?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总体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

某校历史小组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国强民之路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一起探究。 

【屈辱篇】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含义是什么?

【探索篇】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抉择篇】 

材料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的认识到,苏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并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材料三所叙述的“苏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奋斗篇】 

材料四: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浴血奋战化险为夷,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期,在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感悟篇】

百年的中国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中国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迈步走向辉煌。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很多道理,请写出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都斯在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列出了导致“人类困境”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本投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

A.维护本国利益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D.转向海外投资

 

查看答案

下边一书记录了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作者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这说明了(  )

A. 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B.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 中美关系正常化上必然的趋势    D.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

 

查看答案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尼克松说的“挑战”指的是(   )

A. 美国经济的滞胀    B. 苏联的威胁

C. 欧共体与日本经济的崛起    D. 中国的崛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