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是后世就哪一工程而发出的感慨( )
A. 修建长城 B. 开凿大运河
C. 建赵州桥 D. 营建东都
大分裂酝酿大统一。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西晋统一全国 B. 北魏建立起强大的政权
C. 隋军南下灭掉陈 D. 大运河的开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材料一: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下表:
国家 | 美 | 英 | 德 | 法 | 日 |
下降 | 45.2% | 28.4% | 40.6% | 16.5% | 8.4% |
——《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的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来养活我们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现代史精要》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说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2)根据材料二和三,分析为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4)德国是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这一设想的?结局如何?
(二)人类进入20世纪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两种制度的共同存在,它们之间有斗争与合作,也有相互学习,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更多样化。请回答
(5)写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6)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的转折点分别是哪一次战役?
(7)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8)两种制度的共同存在, 它们之间有“斗争”与“合作”,“ 相互学习”,请各举一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使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1)请回答: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作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丘吉尔
(2)请回答: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取得成就是通过什么模式?该模式在政治的弊端是什么?
材料三: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3)请回答:列宁在探索苏俄富强之路时,都进行了哪些尝试?
材料四: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
(4)请回答:为应对危机,美国采取措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下列是有关二战结束后“两极”对峙的形势,正确的是 ( )
A. 东欧——西欧 B. 轴心国——同盟国 C. 同盟国——协约国 D. 北约——华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包括( )
①杜鲁门主义出台②对欧洲提供经济援助③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④侵略朝鲜、越南⑤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