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部分经济数据统计,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下表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部分经济数据统计,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大危机的破坏    B.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

 

B 【解析】根据表格时间是“1933-1935”国家是“美国”主要内容是失业率下降和工资提高等信息,可知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缓解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危害。A项不符合表格内容;C项时间是194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合,D项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所以答案选择B 点睛: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各国解决的方式不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是典型的缓解危机的成功事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缓解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需要重点识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 “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⑴材料一中的“老人”指谁?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发展为什么样的格局?

⑵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一九九二年,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背景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⑶用一句话概括这位老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贡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田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材料二   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革”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回答:

⑴材料一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依据材料一,说明这次会议为什么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⑵材料二出自党的什么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决定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⑶两次会议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结果怎样?

 

查看答案

材料一:

⑴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一五计划的地域布局和发展重点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回答,一五计划的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⑵针对材料二存在的问题,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做了哪些探索?

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程,这其中,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⑴图一反映了为庆祝某一事件,毛泽东宴请西藏客人的情景,请说出这一事件是什么?站在毛泽东两边的都是谁?

⑵图二中“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参加这场战争?

⑶以上两件大事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上海    D. 厦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