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化探索】 材料一:“中国正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洋人自印度至南洋而至中...

【近代化探索】

材料一:“中国正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洋人自印度至南洋而至中国,步步紧逼而来,此种推进无法阻挡,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件事。

                                                                            ——人民网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内容,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做简要评价。(至少答出2点)

(2)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以粱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政治意义?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提倡什么新思想?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提倡什么新思想?

(5)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

 

(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维新变法(或戊戌变法运动) (3)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民主、科学 (5)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促进中国在近代化的探索。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为代表的派别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为此,他们进行的努力是洋务运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就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根据材料二节选的是梁启超的名言,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在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中,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是戊戌变法运动。 (3)根据材料三显示的信息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是,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其中属于政治意义的是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根据材料四“德、赛两先生”的关键信息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其主要思想是“民主”、“科学”。 (5)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结合每一个历史事件的作用,从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屈辱与抗争】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哪一条约?

(2)材料二反映的条约中哪一条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该条约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的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严重影响,这一严重危害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 面对近代以来的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各写一例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史实,这些抗争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 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 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 家庭联产承包,促进农业生产大发展

 

查看答案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中国问题进行投票表决,投票结果是(     )

A. 台湾当局继续留在联合国

B. 台湾当局代表中国行使权力

C. 中国加入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查看答案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刑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  

A. 土地改革完成                          B. 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C.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