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A. 背景和人物 B. 人物和方式
C. 方式和背景 D. 时间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 )
A. 1842——1870年 B. 1911——1939年 C. 1919——1947年 D. 1921——1949年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 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某导演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的画面是( )
A. 淮海战役 B. 渡江战役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
材料一: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1) 材料一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指什么条约?
材料二: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摘自《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及交通协定》序言
(2) 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什么?
材料三:“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
(3) 材料三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周恩来在这个国际会议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材料四:“(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4) 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中国在我们当中就坐了属于她的席位,不公正和荒谬的状态结束了。”
(5) 材料五中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反映的是我国外交上的哪一个重大事件?
材料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国政府于1997年、1999年先后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6) 材料中港澳回归得益于一个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在这个构想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台基本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7)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大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有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1) 李鸿章赞赏的“贵国所举”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
(2) 结合所学回答,后来在康有为推动下进行的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 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重大改革?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