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下列哪位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
A. 秦孝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齐桓公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人物或成就 | 历史地位 |
① |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
甲骨文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② 开始 |
《 ③ 》 |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东汉蔡伦 | ④ 的发明和改进,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
⑤ |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
《 ⑥ 》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东晋 ⑦ | 被后人誉为“书圣” |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阅读下列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理秦国,法令雷厉风行,公平无私。惩罚,不忌避威势强大的贵族;奖赏,不偏私关系特殊的亲信,法令实施至于太子,依法处治,对其师傅处以黥劓之刑。几年之后,路上没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不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力大大加强,诸侯个个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齐国的君主是谁? “管仲任政相齐”为齐君奠定了怎样的政治地位。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取得的效果,并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改革?材料中“正音”指的是什么?
(4)从以上变法或改革的历史作用中,你能得到了什么共同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三: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西亚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 △ 。此后,德国历史学家又将这一道路的含义延伸到从中国通向遥远西方的道路。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四: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人教版七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更相诛伐”的局面与什么制度的实施有关?材料中“安宁之术”指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指谁?根据材料分析推恩令的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的横线处应为什么内容?这一道路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5)试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某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郦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