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慢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慢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请回答:

(1)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在思想文化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请分别写出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何重大贡献?(各举一例)

(2)科技改变生活。我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世界,世界上最早记载负数概念的主张是什么?在医学领域,中国古代什么成就有利于减轻治疗的痛苦

(3)中国古代艺术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秦汉时期什么雕塑作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东晋哪个书法家的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1)思想: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教育: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编订《诗》、《书》、《春秋》等教材;善于启发引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方法教育不同学生。 (2)《九章算术》、麻沸散。 (3)秦兵马俑、王羲之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在思想文化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重大贡献是:思想: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教育: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编订《诗》、《书》、《春秋》等教材;善于启发引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方法教育不同学生。 (2)世界上最早记载负数概念的主张是《九章算术》;它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在医学领域,中国古代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有利于减轻治疗的痛苦。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东晋王羲之的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很多国家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牢记这一惨痛的历史悲剧,不让历史重演,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

请回答:

为了共赴国难,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也联合起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中国把每年12月13日设为国家公祭日,因为在8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一场滔天罪行,这一罪行是什么?

(3)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中国和欧洲战场的重大战役各一例。

(4)今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日,她多次表示:德国之所以能回到国际社会,再次赢得尊重,原因首先在于德国敢于直面历史,这是修复与邻国关系的必要因素,对过去历史的清算是和解的前提。默克尔发表这些谈话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中日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又是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出现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既相区别又相互依存,形成共同对敌的态势,首先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由中日的国情和双方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其次,国共两党的因势利导和主观努力不可或缺,特别是中共方面的积极倡导和艰苦实践。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制胜法宝》2015年9月19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各族人民高举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结果。

                                            ——川教版历史教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华全面侵略的标志。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

(2)材料一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

(3)结合三则材料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据此,谈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很失望,(巴黎和会)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中国人民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啊?所以我们拒绝签字……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现在签字现场。

                                             ——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

材料二  到抗日战争后期,特别是在国际社会规划战后世界格局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以大国身份积极参与筹划当时及战后的重大国际事务。在计划、筹备成立联合国的过程中,中国成为主要的发起国和创始国。这种变化,是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经过长期浴血奋战获得的,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反抗日本侵略的结果。

               ——摘编自步平《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团结抗战改变中国国际地位》

材料三   2017年2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政府是否使用化学武器的制裁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和俄罗斯的联手否决下,该议案没有通过。事后,美国不满中国投反对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当场怒斥美国:“只把人民挂在口头上是极其虚伪无耻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顾维钧失望愤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抗日战争后期及规划战后世界格局时,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根据材料二概括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关成立联合国的规定,是在二战中的哪一次国际会议的内容?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什么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4)综合三段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言之成理均可)

 

查看答案

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相应的方框内。

A.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发生地:萨拉热窝

B.奥匈帝国宣战的第一个国家:塞尔维亚

 

查看答案

(1)请将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方框

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发生地点:斯大林格勒

B.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发生地点:诺曼底

(2)据图指出同盟国进攻柏林的进军路线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