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3)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为什么?

(4)哪一本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2分)

    材料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5)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材料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6)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1) 唐太宗 虚心纳谏 (2) 藏族 文成公主 (3) 遣唐使 (4)《大唐西域记》 (5) 筒车 曲辕犁 (6)唐诗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说:君王不被人蒙蔽是因为多方听取,反之是因为偏听偏信,所以这属于贞观之治虚心纳谏的内容。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吐蕃人是现在藏族的祖先;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等信息可知“公主”是指文成公主,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完婚,促进了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与文化,被称为遣唐使。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学习印度佛教典籍,玄奘西行印度,把他的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了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生产工具有了新的改进,出现了新的耕犁——曲辕犁,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唐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从容就义。请问他是(  )

A. 张骞    B. 文天祥    C. 成吉思汗    D. 司马迁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隋朝    C. 清朝    D. 元朝

 

查看答案

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 宋辽义和

B. 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

C. 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割据政权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查看答案

12世纪前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金,并且迅速强大起来,灭掉辽,随后又灭掉(  )

A. 北宋    B. 南宁    C. 西夏    D. 后周

 

查看答案

11世纪前期,西夏建立。它的建立者是(  )

A. 耶律阿保机    B. 元昊    C. 赵匡胤        D. 完颜阿骨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