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从此,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从此,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一段话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  )

A. 原因    B. 背景    C. 过程    D. 意义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阅读题文信息,选项中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此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导演拍摄一部反映新中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突显“中国历史进入新世纪”的画面应该是(  )

A. 淮海战役    B. 渡江战役    C. 开国大典    D. 三大改造

 

查看答案

重大节日时各中小学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 《马赛曲》    B. 《黄河大合唱》    C. 《毕业歌》    D. 《义勇军进行曲》

 

查看答案

材料解析:

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牢笼,圈套)中矣。”   

——摘编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1)材料一反映的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什么?隋炀帝时设置了哪一科目,正式确立这一制度?

材料二:                  唐宋时期录取名额对照表

时  代

统治时间(年)

录取进士总人数

平均每年录取人数

唐朝

290

7448

26

宋太祖

17

188

12

宋太宗

21

1487

71

宋真宗

25

1760

71

宋仁宗

41

4561

112

 

 

(2)材料二的表格表明到了宋代,这一选官制度在录取名额上有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做法是宋代哪一国策的体现?

材料三: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的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

——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3)根据材料三谈谈这一选官制度在人才选拔方面的优点。

 

查看答案

填表题: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按表格要求,写出序号处相关内容。

名称

概况

影响

  ① 

西汉发明,

东汉蔡伦改进。

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活字印刷术

北宋   ②  (人物)发明。

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

宋代发明,主要应用到  ③ 

南宋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④   (朝代)发明,

宋代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

   ⑤   人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查看答案

识图题: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开凿的?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3)隋朝大运河共分四段,把货物从余杭运到江都,要经过大运河的哪一段?如果从涿郡出发,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要经过大运河的哪一段?

(4)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