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毛泽东在他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提到“唐宗宋祖”,“ 唐宗”是指( ) A. 李...

毛泽东在他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提到“唐宗宋祖”,“ 唐宗”是指(     )

A. 李渊    B. 杨坚    C. 李世民    D. 武则天

 

C 【解析】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继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在位二十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因此,得到毛泽东的赞许。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

A. 隋朝大运河    B. 都江堰    C. 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查看答案

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出现大一统局面是在(    )

A. 商周时期    B. 西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北周时期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某校8年级(1)班的同学们对“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进行了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请问:

(1)1949年“中国新生”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缔造者是谁? “中国新生”的伟大意义何在?

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民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20世纪的最后20年“社会变革”的领导者是谁?在“复兴之路”上,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

展望未来

(3)就实现“中国梦”,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中学生应该肩负怎样的历史使命?

 

查看答案

李老师安排同学们预习自学“第9课 改革开放”的内容,下面是小明同学预习时整理和收集的课堂笔记部分内容:

材料一  1978-2008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柱状图  

材料二  “改革开放的内容”知识结构图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的角度分析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2)试帮助小明同学补全材料二中三个经济特区的地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深远意义。

 

查看答案

“五年计划”是国家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

材料二  1957年国家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出的重大规划的内容。

(2)观察材料二,这一时期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通往“世界屋脊”的公路是哪三条?(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条公路修筑的作用。

(3)对比上述材料,分析“一五”计划实施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