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从他的统治思想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唐太宗(或李世民); 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反映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开放的对外政策. (3)贞观之治;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自我完善;要处理好民族关系; 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爱惜百姓。(任答一点) 【解析】(1)根据材料,结合历史知识分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唐太宗所说的,意为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因此舟指的是皇帝,水指的是百姓。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根据材料二“朕独爱之如一”的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分析,体现了唐太宗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被称之为“贞观之治”。他的统治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国家的治理,就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自我完善;要处理好民族关系;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爱惜百姓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七下《中国历史》

(1)哪位皇帝实现了隋朝的统一?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时修建了哪一重大工程?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选官依据上,这一制度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材料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存在不到四十年的隋朝随之灭亡。

——改编自七下《中国历史》

(3)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他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看答案

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是因为(   )

A. 唐朝时很多中国人到外国去    B. 唐朝时中国人以“唐人”自称

C.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D. 唐朝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查看答案

北宋后期,一位四川商人要在当地购买一批蜀锦,他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

A. 铁钱    B. 铜钱    C. 交子    D. 银票

 

查看答案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宋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宋夏和议    D. 北宋与金对峙

 

查看答案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和火药    B.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火药和指南针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