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三: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1,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一图2反映了党中央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开展这一运动的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巨大变化得益于农村改革实行了什么制度?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1)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经营比较分散,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生产的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3)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略 (5)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经济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1和所学知识,1950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由此可知,通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气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根据材料一图2和所学知识,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知,材料一图2反映了党中央在农村开展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其原因是,农业经营比较分散,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生产的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那时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为此,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由此可知,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之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由此可知,巨大变化得益于农村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5)根据上述材料及分析可知,中国经济发展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经济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西藏解放的意义是什么?

(2)新中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国策?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的哪项成就推动了内地同西藏的联系?

(3)2008年3月14日 ,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在西藏拉萨蓄意制造了一起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这一事件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上述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材料:“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张澜(解放初任民盟主席)

(2)简述1949~1956年,中国怎样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至少回答2点)?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请问,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里?

 

查看答案

电视连续剧《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针对这一运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为这次会议召开奠定基础的是什么事件?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查看答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 以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D. 实现改革开放的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