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71年,沙皇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此时,受命为钦差大臣,大败阿古柏,最终收复...

1871年,沙皇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此时,受命为钦差大臣,大败阿古柏,最终收复伊犁的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C 【解析】A项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与收复新疆无关,排除A;B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不是收复新疆的官员,排除B;C项左宗棠是在沙皇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时,受命为钦差大臣,大败阿古柏,最终收复伊的人物;D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不是收复新疆的官员,排除D,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左宗棠的功绩,属于识记层面。记忆林则徐是领导虎门销烟取得胜利的民族英雄,曾国藩和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左宗棠是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打击阿古柏侵略新疆,并收复新疆的人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 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三: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1,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一图2反映了党中央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开展这一运动的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巨大变化得益于农村改革实行了什么制度?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西藏解放的意义是什么?

(2)新中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国策?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的哪项成就推动了内地同西藏的联系?

(3)2008年3月14日 ,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在西藏拉萨蓄意制造了一起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这一事件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上述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材料:“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张澜(解放初任民盟主席)

(2)简述1949~1956年,中国怎样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至少回答2点)?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请问,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里?

 

查看答案

电视连续剧《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针对这一运动我们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为这次会议召开奠定基础的是什么事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