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十年中(1956~1966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三  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为改变工业落后状况,我国实施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

(2)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严重失误”是指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是指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政策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四指出,深圳经济的大发展与我国实行的哪一措施有关?

 

(1)一五计划 (2)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任意一个即可)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4)设立经济特区或对外开放。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状况,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1960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一次严重失误。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是指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三中“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包产到户,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4)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故深圳经济的大发展与我国实行的设立经济特区有关。 点睛:改革开放是富国之路,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指的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考试的必考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材料二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国际意义?

(2)材料二中为了使会议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一方针?

(3)材料三图一中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因何事开怀大笑?

(4)材料三图二中尼克松访华期间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什么文件?他的访华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处应该是指哪一位国家领导人?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查看答案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

 

查看答案

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开发与开放浦东新区的决定。( )

 

查看答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