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吕鸿宾(1911.11-1990.6),日照市莒县闫庄镇吕家庄(现在爱国村)人。...

吕鸿宾(1911.11-1990.6),日照市莒县闫庄镇吕家庄(现在爱国村)人。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一直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吕鸿宾等三户农民办起了全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2年发展到59户,1955年建成了由19个自然村组成的爱国搞基农业生产合作社。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什么?有何目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何时完成?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何变化

材料二:吕鸿宾作为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有时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大会,曾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

(2)吕鸿宾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哪一年?这次大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次重要会议,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类似性质文件是什么?

材料三:在1958年的运动中,生产上的瞎指挥和“共产风”盛行。吕鸿宾勇敢地提出“上高地里秧地瓜种谷子,下洼地里种高粱”保证了这年粮食大丰收。

(3)材料中“1958年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当时的“左”倾错误还有那些表现?

材料四:1967年春,村里的造反派掀起了夺权运动,吕鸿宾被扣上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被揪到县里批斗,先后挨斗39次。

(4)吕鸿宾在什么运动中被批斗?该运动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五:中年后的吕鸿宾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关系的四次调整,每次他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5)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关系发生了哪四次调整?

 

(1)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1956年底;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2)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共同纲领》。 (3)人民公社化运动 ;高指标 、浮夸风; (4)文化大革命 ; 1976年粉碎四人帮。 (5)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的是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到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生产上的瞎指挥和“共产风”盛行。左倾错误的表现有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出现了材料四的情景。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1958——1960年人民公社化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农民成为人民公社的成员;1978年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自负盈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将在一九四九年所获得的伟大胜利基础上继续前进。为着完成并巩固胜利,什么是中国人民在一九五〇年所应当执行的主要任务呢?”“第一,以一切力量完成人民解放战争,肃清中国境内的一切残余敌人,解放台湾、西藏、海南岛,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第二,厉行生产节约。第三,准备进行或着手进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是人民民主革命在军事斗争胜利后的第二场严重斗争。……”

——1950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有何意义? “人民民主革命在军事斗争胜利后的第二场严重斗争”指的是什么运动?为确保本次运动顺利进行中央政府颁布了什么文件?

材料二“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2)据材料二,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材料三  这在大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确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8年5月29日社论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大跃进的新形势,为了高速度地发展我国工业,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实现钢产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1958年9月1日社论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一是大,二是公,所以人民公社也可以说是一种大公社。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人多地多,便于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的生产建设。”

                                  -——1958年9月3日社论

(3)据材料三,如何看待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概括指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那些失误?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4)据材料四,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对国家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民族平等    C. 民族团结    D. 各民族共同发展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当今的开放和近代的开放”展开研究性学习,对四位同学的思考,你赞同(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