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唐代海外贸易非常兴盛。为适应海上贸易的新形势,唐朝特地在广州设立机构,进行管理。这里“机构”是( )
A. 宣政院 B. 市舶司 C. 市舶使 D. 遣唐使
(原创) 以史为鉴,唐太宗非常重视选官用人,从他所用的人来看: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魏征敢于直言、大将李靖能征善战。唐太宗的“用人”给我们的启迪是( )
A. 唯才是举 B. 用人求全
C. 知人善任 D. 用人不疑
(原创)科举制度是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其中科举制正式确定的标志是( )
A. 明经科的创立 B. 进士科的创立
C. 武举科的创立 D. 秀才科的创立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2017年中国改革开放39周年,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粮食产量 | 5.02亿千克 | 6.70千克 | 7.15千克 |
凤阳县农民高兴地说“交够了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2)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到目前为止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吕鸿宾(1911.11-1990.6),日照市莒县闫庄镇吕家庄(现在爱国村)人。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一直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吕鸿宾等三户农民办起了全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2年发展到59户,1955年建成了由19个自然村组成的爱国搞基农业生产合作社。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什么?有何目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何时完成?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何变化
材料二:吕鸿宾作为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有时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大会,曾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
(2)吕鸿宾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哪一年?这次大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次重要会议,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类似性质文件是什么?
材料三:在1958年的运动中,生产上的瞎指挥和“共产风”盛行。吕鸿宾勇敢地提出“上高地里秧地瓜种谷子,下洼地里种高粱”保证了这年粮食大丰收。
(3)材料中“1958年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当时的“左”倾错误还有那些表现?
材料四:1967年春,村里的造反派掀起了夺权运动,吕鸿宾被扣上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被揪到县里批斗,先后挨斗39次。
(4)吕鸿宾在什么运动中被批斗?该运动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五:中年后的吕鸿宾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关系的四次调整,每次他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5)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关系发生了哪四次调整?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将在一九四九年所获得的伟大胜利基础上继续前进。为着完成并巩固胜利,什么是中国人民在一九五〇年所应当执行的主要任务呢?”“第一,以一切力量完成人民解放战争,肃清中国境内的一切残余敌人,解放台湾、西藏、海南岛,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第二,厉行生产节约。第三,准备进行或着手进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是人民民主革命在军事斗争胜利后的第二场严重斗争。……”
——1950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有何意义? “人民民主革命在军事斗争胜利后的第二场严重斗争”指的是什么运动?为确保本次运动顺利进行中央政府颁布了什么文件?
材料二“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2)据材料二,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材料三 这在大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确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58年5月29日社论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大跃进的新形势,为了高速度地发展我国工业,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实现钢产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1958年9月1日社论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一是大,二是公,所以人民公社也可以说是一种大公社。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人多地多,便于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的生产建设。”
-——1958年9月3日社论
(3)据材料三,如何看待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概括指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那些失误?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4)据材料四,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对国家经济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