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l950年、l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 1950年 | 1952年 |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地主、富农 | 14.5% | 54.8% | 7.9% | 8.6% |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下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
A、南京解放 B、北平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下列哪些内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请选出来( )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采用民国纪年 ④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 )
A. 1842——1870年 B. 1911——1939年 C. 1919——1947年 D. 1921——1949年
对外开放,通过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博采众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外开放也显得更为重要。回顾历史,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1)秦汉时开拓进取的精神大大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此时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什么?到了隋唐时期中外交往更为频繁,唐与哪些国家的交往尤为突出?(任举两例)
(2)《全球通史》中提到“……但是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什么史实能说明宋代对外交往远超以往?(请举一农业方面的事例)
(3)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中国外交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面对侵略中国人奋起反抗。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的什么史实能说明这一变化?结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面对上一问中提到的外交形势的新变化,当时的中国统治者如何调整的对外政策?这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综上所述,请为当今我国的外交提供一条合理的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之元老,筹三省(注:北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材料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评论的是谁?任举一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由湖南籍人士所创办的“机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任答两点,可以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甲午一役”后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的主要爱国活动。(答两具体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事件为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
(3)为了改变材料二中提到的国人对国事的“漠然”,20世纪早期,中国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怎样的努力?请列举其中的两位代表人物。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