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⑴材料一出自哪一个文件?这一文件颁布实行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⑵据材料二概括,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里的“路”是指什么?
⑶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包”的理解。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⑷材料四中,“他”指的是谁?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
(5)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 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 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 ”
——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
——摘自1953年《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开 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1979年《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
⑵材料二中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⑶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个“伟大的战略转变”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中国“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⑷依据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举措主要有哪些?
⑸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 相结合?
通过对拜占廷帝国兴衰的学习,我们得到深刻启示:一个国家要发展、强盛必须坚持( )
A. 固步自封 B. 夜郎自大C.闭关锁国 D.开拓进取
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领袖是( )
A.国王 B.贵族 C.骑士 D.教会和教皇
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八世纪中叶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联系起来,该帝国是 ( )
A. 阿拉伯帝国 B. 古希腊 C. 古代波斯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中国古代纪年方法主要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等,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这一纪年法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A,耶稣 B.释迦牟尼 C.孔子 D.穆罕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