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七年级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复习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时,设计了如下的学案,请...

七年级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复习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时,设计了如下的学案,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读文释史】

(1)根据下面描述,在后面括号中分别写出对应的工具名称。

描述一: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

描述二: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

(2)“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富饶的粮仓。据此简析宋朝农业发展的原因。

任务二【对比学史】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分别列举唐、宋两朝在陶瓷业方面的典型成就各一例。

(4)观察图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宋在城市规划或市场分布上的不同特点。

任务三【文物辨史】

(5)下列两组图片文物或实物的存在,分别说明了什么?

 

(1)曲辕犁;筒车。 (2)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宋朝政府注重经济发展。 (3)唐三彩;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4)唐朝:规划井然有序,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居民区和商业区有严格界限;东西两市为主要商业区。宋朝:规划不像唐朝齐整,突破了墙的观念界限;市场分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 (5)唐朝: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国家广泛,与阿拉伯、非洲、欧洲都有交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纸币;开始有商业广告出现;商品流通便捷。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一: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这个指的是曲辕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描述二: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指的是筒车。是和翻车相类似的提水机具。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2)“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富饶的粮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宋朝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宋朝政府注重经济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两朝在陶瓷业方面的典型成就的例子是:唐三彩;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景德镇在 宋代十分著名,元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 (4)根据图一、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在城市规划或市场分布上的不同特点是:唐朝:规划井然有序,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居民区和商业区有严格界限;东西两市为主要商业区。宋朝:规划不像唐朝齐整,突破了墙的观念界限;市场分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 (5)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下列两组图片文物或实物的存在,分别说明了唐朝: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国家广泛,与阿拉伯、非洲、欧洲都有交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纸币;开始有商业广告出现;商品流通便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措施各具特点,政治家们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宋太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重用文臣掌扳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末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材料三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此后,他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啫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整顿吏治,注重农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材料二、三均摘自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并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概括他的治国举措。(2)从材料二中可读出宋朝的治国之策是什么?简述这个政策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治国举措有何共同作用?

(4)你认为上述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诗词在唐宋时期发展到古典文学的顶峰,是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诗词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和欣赏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賦菊》

材料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材料四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2)材料二抒发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做了什么事?

(3)从唐朝“开元全盛”到唐末“冲天香阵透长安”,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材料三、四的诗词分别反映出南宋怎样的社会状况?并简述岳飞“收拾旧山河”的事迹。

(5)赏析以上诗词后,你认为诗词在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历史地图的变迁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识读宋元时期的形势图,回答相关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中建立辽、金政权的少数民族名称,并简述从图一到图二政权更替的过程。(2)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三信息,列举元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具体措施,并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简述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为了加强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

A. 蕃坊    B. 市舶司    C. 都护府    D. 榷场

 

查看答案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虽时战时和,但和平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下列史实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是(  )

①澶渊之盟②宋夏和约③藩镇割据④宋金对峙

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