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从汉末落后到隋唐均势再到两宋超越,南方经济在迅速发展,而这一切,却是北...

材料一:

从汉末落后到隋唐均势再到两宋超越,南方经济在迅速发展,而这一切,却是北方人带来的。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到何时最后完成?

(2)宋代南方经济发达,全国最大两大稻米产区是哪里?

(3)宋代的商业发达。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之一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写出其名称及最早出现的地区?

(4)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5)我国的海外贸易中,指南针何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1)国家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 (2)苏州、湖州 (3)交子,北宋四川地区 (4)市舶司 (5)北宋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通过对材料:“从汉末落后到隋唐均势再到两宋超越,南方经济在迅速发展”以及材料二“实仰东南财赋”,我们可判断出这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的状况是: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 (2)依据材料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可知在南宋时期,全国最大两大稻米产区是苏州和湖州。 (3)本题考查的是纸币的知识,宋代的商业发达。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之一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叫会子,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交子;四川地区。 (4)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时期海外贸易的知识,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的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5)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北宋。 点睛:你本体考查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还应该重点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2、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图一为大雁塔,图二为小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齐集大雁塔下题名留念。武举进士则在小雁塔题名。

材料二: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四: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的什么选官制度?其中的武举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创的?

(2)材料二反映了李世民统治时期的情况,你认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进士科考诗赋在唐代有什么积极影响?

(4)读了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

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度。

                                                         ——柳宗元

材料二: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是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三:“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材料四: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的称呼,为什么?

(2)唐朝时,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来到唐朝学习交流。这种使团被称作什么?

(3)材料三中的“六渡出海,终抵东瀛”发生在哪位帝王在位期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僧人”是谁?“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后来演绎成一部神话小说是什么?

 

查看答案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

材料二:漕运保证了京师和北方军民所需粮食,有利于国家统一,并因运粮兼带商货,有利于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流通;但它又是人民的一项沉重负担,服役又长,以至失误农时,故亦有众多弊端。

                                                        ——百度漕运简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指什么?谁在位时开通的?

(2)当时为什么要开通这条河?

(3)结合材料二,你认为该如何评价“此河”?

 

查看答案

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查看答案

下列人物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曹雪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