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但毕竟达到目标。”此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C 【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取消新经济政策,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到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也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其主要特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这个体制的弊端也十分突出: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联 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一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

A.     B. 德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查看答案

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请回答:

(1)图1至图3反映了一个主题,请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提炼该主题。

素养二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图4,图5是对工业革命的不同历史理解。

(2)比较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作者各自历史理解的不同意图。

素养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3)说明图6反映的实质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人口政策调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启动“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人口政策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

(2)分析材料三中图片所反映的实质问题。

(3)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由此指出分析历史问题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最大意义是揭露了中国思想文化中黑暗的一面,其开创的语言与文字的改革时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重大。”                    

—网友淡墨轻衫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欲以西方模式来建构中国的新文化。而这种激烈反传统的最大后果,是造成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从而出现当今社会公德的迷失。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2)指出材料二中的人物是怎样扩大儒家思想影响的?井分析由此产生的后果。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对新文化运动评价的角度有何不同?并谈谈你对历史评价标准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