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

东西方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中谋求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匮乏感到震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苏联模式的多方面的影响变成了几乎完全负面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 “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中罗斯福就任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怎样的体制造成“访问苏联的西方人通常都没有留下好的印象”?

(5)习近平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中美苏三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1)新经济政策(1分)。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1分),实行“新政”(1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 (3)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法西斯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也可)(1分)。 (4)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1 分) (5)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意思相近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史实,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所以说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 (2)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危机的史实,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席卷世界。面对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本题考查的是二战的史实,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的危机,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4)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史实,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优先发展工业化,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不断深化改革;改革要从国情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2013年3月17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一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什么“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运动倡导者的梦想”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3)据材料二,为实现“西方民主制度的梦想”,近代仁人志士作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4)据材料三,1979年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5)“中国梦”今天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你认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条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

“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它标志着(  )

A. “三国协约”瓦解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C.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瓦解    D. 两极格局结束

 

查看答案

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凡尔登战役

C.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查看答案

关键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政治联盟、经济货币联盟.由此,你能联想到的是 (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华沙公约组织    D. 欧洲联盟

 

查看答案

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

A. 资金不足    B. 企业设备陈旧    C. 缺乏技术人才    D. 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