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 “天意”注定了蒋介石必然会失败
B. 毛泽东因抽到了“上上签”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
C. 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根本原因
D. 该事情后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日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
A. 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 治标不治本,没触碰封建制度
C. 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 药力过猛,难以下咽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四位同学分别用下面说法来简单描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状况,正确的是 ( )
A. 最早的发明来自于战国 B. 孟子在享受到造纸术带来的方便后进行推广
C. 受到西欧国家资产阶级的推崇 D. 宋朝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发明了突火枪
《秦统一2234年祭》一文提出:“秦始皇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羁绊,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下列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
A. 废‘王’号,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 任命三公处理中央事务
C. 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封建亲戚,以为屏藩” D. 重视政治体制建设,地方推广郡县制
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准备举办一次以台湾问题为主题的论坛。大家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请你加入论坛,阅读并参与讨论,回答以下问题。(22分)
材料一:
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遣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人至夷州(今台湾),前后历时一年。
1335—1340年,元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安县管辖。
1625年,荷兰殖民者建筑热兰遮城(今赤嵌城)从此开始在台湾近38年的殖民统治。
1662年,荷兰人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决定设立台湾府,并明谕隶属福建省管辖。
1888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严正宣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将台湾、澎湖交还中国。
1945年10月25日,国民党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
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
(1)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大分离和一次回归的经历,并说说这两次分离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
| 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
材料三
| 据报道,吕秀莲在当选台湾政权副总统那一天,即对外表示,台湾和大陆“在血缘方面,在历史上是远亲,在地理上是近邻”,“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不久,吕秀莲接受香港一家无线电视台的专访,不仅重谈其“远亲近邻”老调,更顽固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海峡两岸是“两个华人国家。” |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构想。这一构想首先在哪一地区被成功实践?
(3)依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邓、吕双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什么?
材料四:据《中国外交》记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160多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为建交先决条件的,而且它们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处理与台湾的关系。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5)请你为这个论坛写一个最贴切的主题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