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概念的函》,要求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的字样,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部分爱国官兵和各阶层群众,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相继组成各种名目的抗日义勇军,抗击侵略者。其间,中国共产党迅速派出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魏拯民、冯仲云等重要干部到东北,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与自发组织起来的东北义勇军一道,在白山黑水间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从而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摘自百度网
(1)材料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于哪一事件?依据材料陈述这一观点的理由。
材料二:
(2)材料二国共双方发表通电与哪一事件的爆发有关?双方达成了怎样的共识?
材料三: 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把26个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语言、宗教信仰和肤色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级和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下。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材料三反映出中国抗日合作方式出现了怎样的新发展?
材料四: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
——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4)依据材料归纳作者对中国人民的抗战所持的观点。
材料五: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就是要强调反映局部抗战期间东北、华北、上海等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把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连接起来,以完整地论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
——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5)材料认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6)你校要举行一场宣传“十四年抗战”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出谋划策,为学校设计一项活动。
目前,电视剧《人民的民义》正在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引起了广大民众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深刻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利剑高悬】
帝王 | 监察官员的举措 | 历史作用 |
秦始皇 | 在中央设 ① | 加强了皇权 |
汉武帝 | 在中央,设司隶校尉 在地方,设 ② | 加强了对中央与地方的监督 |
(1)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上表中的内容。
【法制保障】
(2)石柱记叙了哪部古代法典的内容?右框中的法律条文体现了怎样的立法思想?(2分)
【一度迷惘】
苏联上个世纪39年代肃反运动期间陆军领导人损失表
职位 | 人数 | 损失 |
元帅 | 5 | 3 |
集团军司令 | 15 | 13 |
军长 | 85 | 57 |
(3)上表中苏联陆军领导人大量损失实际上是哪一政治体制形成后产生的恶果?我国在“文革”期间也有大量领导与群众遭受迫害,哪次历史会议后开始实现拨乱反正?
【步入正轨】
“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中国领导人就职时向宪法宣誓誓词
(4)材料中的“宪法”最早制定于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这部宪法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
(5)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已成为世界的共识,除上述外,你从所学知识中还能举出怎样的例证?
下列措施中,既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国借鉴的是(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C. 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 D. 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从盟友转变为敌手,美国首先发出对苏遏制与对抗的冷战信号。“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是 ( )
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北约组织的建立 D. 华约组织的成立
五四运动促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这里的“对德和约”指的是(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北大西洋公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益探索”。这是评价苏俄的(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斯大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