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B. 孟买棉纱质优价廉
C.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 “重本抑末”政策 B. 汉化政策
C. 闭关锁国政策 D. 休养生息政策
下图是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它描绘了万历时期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戏台搭在街道正中,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立了演出场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南京的地方风俗习惯 B. 徽剧、京剧在街道同时上演
C. 呈现了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 D. 戏剧表演与欣赏充实了生活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小丽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定了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 祖国统一 B. 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
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
A.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 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 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