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 )
A. 西域都护 B. 安西都护 C. 伊犁将军 D. 驻藏大臣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 仁者爱人 B. 因材施教 C. 有教无类 D. 温故知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玄奘与鉴真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一本书籍,成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材料中由玄奘口授而成的书籍是?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作用?(要求:提炼一个观点,并围绕观点运用史实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中国南方的经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材料二 南宋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 南宋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北宋。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00万贯,是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三倍多。
——朱绍侯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西汉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你可能从哪些大商港出发进行海外贸易?
(4)综合以上材料,从变化的原因中,请你谈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的启示。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 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收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何时?
(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作用?列举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史实?
(3)联系材料三,谈谈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今天应如何实现人才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探究“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的研究性学习中,小明说道:“元朝将西藏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澎湖巡检司直接统辖。”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