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于1954年9月制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于1954年9月制定,平常又称“五四宪法”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④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⑤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选项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说法不正确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⑤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 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

C. 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长征途中的新中国】

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确立理想】中国共产党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的?

(2)举一例说明党和红军面对挫折时,是如何奋起的?

【找到正确指导理论】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3)“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是如何被确立下来的?

【踏上新长征之路】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4)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的事实哪一次会议后,“我们

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5)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经验启示我们应如何才能走好当前的新长征?

 

查看答案

【合作促进发展】

2016年06月24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离欧洲最大的经济组织欧盟。这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我们来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一:中国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材料三: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主席国的中国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会议主题。

(1)读材料一:请你归纳中国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2)材料中体现法德两国“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的举措对欧洲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这次会议的主题将会当前的什么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英国“脱欧”现象?

 

查看答案

【和平不容破坏】

材料一: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2月13日,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其行径可谓骇人听闻、令人发指。据不完全统计,死亡人数超过30万

材料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他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德国的要求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世界形势?

(2)材料二中日本暴行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哪次空前浩劫?此外,他在太平洋上的什么暴行扩大了这场浩劫的规模?

(3)杜鲁门的国会演说及要求直接带来什么后果?

(4)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警示?

 

查看答案

【机遇与挑战并存】

材料一:1853年一直想打通“朝向欧洲窗户”的俄国,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和英法等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中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 

克里米亚战争双方实力对比表

 

海军

陆军

交通运输

通讯

俄国

风帆动力木制战舰

老式滑膛枪

原始运输方式

原始通讯方式

土、英、法

蒸汽动力铁甲战舰

新式线膛步枪

铁路运输

无线电通讯

 

材料二: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

(1)结合材料一,以英国为例,分析英法一方在战争中具于优势地位的原因。

(2)读材料二,请你简述入侵日本时,美国的状况

(3)面对以上困窘,俄日两国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2分)这些对策对两国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4)学习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