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 早在 1624 年,英国议会就制定了专利法,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到 18 世纪中期,许多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1)“革命性的变化”指的是什么变化?请你举出 18 世纪中期后,有可能通过专利法获利的一位英国“发明人”及其主要成就。

【进入电气时代】

材料二 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各举第二、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例成果来印证材料二所表达的观点。

【史鉴促进发展 】

材料三 近年来,每到冬天雾霾天气频频出现,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不便。有权威指出燃煤是中国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雾霾天怎么治理?”也几乎已经成为两会每位代表委员都会被问及的问题,空气污染治理已成为中国全民热议的最大内政之一。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还造成了什么问题?如何让科技更好地造福人类,请说说你的看法。

 

(1)变化: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或工厂取代手工工场)。举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瓦特改进蒸汽机,在生产中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任举一例即可) (2)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举一例即可)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网络技术。 (3)问题: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1)依据材料内容“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变化指的是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发明创造有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瓦特改进蒸汽机,在生产中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2)本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的发明有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的发明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 (3)依据材料三种的雾霾可知,科技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所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让科技造福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要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段、发明创造、产生的历史影响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以它为基础,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建立哪一个国际组织?

素养二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      ——亨特《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

(2)从内容方面来看,材料二中三个法律文献的相同点是什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素养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1952年

1967年

1975年

1983年

1991年

1999年

1215855

2433880

3213870

3836859

4672299

5403597

 

 

 

 

(3)写出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概括统计表反映的经济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素养四  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4)依据材料四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能够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经济政策或相关历史事件2例。

(5)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你认为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史学素养,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1921年起,苏俄开始实行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2)材料二是哪一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具体体现?

材料三: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3)结合材料三回答,十年间促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的重要方针举措是什么?

材料四:“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全球通史》

(4)材料四中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与哪一模式有关?

材料五:“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大国崛起》解说词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怎样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出调整的?

(6)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的回答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思想解放是伟大社会时间的先导,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都与思想解放运动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说“有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次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材料一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17世纪欧洲的那场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材料二:17—18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的哪场运动?其核心主张是什么?这场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何作用?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材料三出自何处?何人所作?该文件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查看答案

他的作品反映了 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    B. 莎士比亚    C. 伏尔泰    D. 贝多芬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趋势是                     (   )

A. 一体化    B. 全球化    C. 区域集团化    D. 多极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