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在历史上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在历史上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大化改新

C. 奴隶主民主政治    D. 明治维新

 

B 【解析】日本发展过程中的“汉化”指是学习中国,“欧化”指的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而进行的改革——大化改新,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发展工业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强国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前期,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主要生产子弹、火药和炸弹,经费由军费中拨给。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毛瑟枪,经费由清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用管军队的方法约束工人,制造的炮弹铜箔不合格、战时需用锉刀加工。福州船政局初期聘用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执技居奇,唯利是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建国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在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1978年-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请回答:

(1)问题一:请列举出洋务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一,概括出阻碍“近代军事工业”发展壮大的因素有哪些?

(2)问题二:材料二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3)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我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哪一区域?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问题四:根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什么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953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采取了重大经济措施,使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3)据材料二,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材料三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查看答案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②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 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图①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次改革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2)图②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3)图③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图 ④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什么制度?

 

查看答案

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关系已成为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2016年底,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对中国的政策令人关注。回顾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

——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那一次侵华战争?同一世纪20年代,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

材料二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2)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美国将1937-1945年定为对中国的“赞赏阶段”,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下图

(3)结合右图,请你为材料一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

材料四  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4)通过探究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就是(    )

中国国门的钥匙---海关管理权完全回到中国人的手中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各阶层的人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民主权利

新中国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已解放地区

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完成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